監督中央部會,要求提出改善方案,是立法委員的天職。
昨天邱顯智委員內政委員會,質詢社會住宅睦鄰戶比例過高的問題,獲得內政部的正面回應。
同時也在委員會通過臨時提案,要求內政部發函給直轄市、縣市政府,要求睦鄰戶比例以5%為原則,不得超過10%,並檢討相關法令。
如果睦鄰戶的比例可以從30%降到5%,不僅可以提供給未設籍的就學就業者,也可以提供給社會經濟弱勢族群。
這是一個從中央下手,解決直轄市、縣市政府問題的範例。中央給直轄市做靠山,讓更多的社宅戶數,可以提供給真正需要的人,豈不美事一樁?柯市長在市議會備詢,也認同這樣的檢討方向。
但是,卻有民眾黨的發言人,要把一椿美事,說成邱委員抹黑公務員。
等等,為什麼市政問題,是由政黨的發言人來回應?而且,如果我記得沒錯,這位發言人之前還領民眾黨團的薪水,在民眾黨團辦公室做政黨發言人的工作,#寄生國會。
不管怎麼樣,社會住宅的政策,還是要回到理性討論,讓真正需要社會住宅的朋友,能夠在城市裡安身立命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我很確定,多餘的政治口水,對這件事情一點幫助都沒有。